图片名称

收藏就是文化传承


分类: 商会资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5

  明清以来,文物的商品价值渐高,有人为了牟利,蓄意造假,现在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相当繁盛的地下行业,大量造假。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引述托?约?登宁对资本性格的描写,也切合当下文物造假的情态:“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批量造假是收藏亊业遭遇的困境,是文物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之一。

 

 

  现在伪作充真的一条线路,是在国内制造赝品,让它出境到香港及海外诸国,并在拍卖市场溜一圈,然后打上“文物回流”的标签,表示这个文物购自境外,是从境外买回来的真品。利用人们的崇外心理,所谓“外来和尚好念经”,通过“国际镀金”,伪作充真,天价出售,骗那些富人,也就把文物市场弄乱。

 

 

  “收藏热”是好事,反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体现出国人经济能力的提升。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双刃剑,不健康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高速延伸。现在一些富人天价购置文物,不一定出于对文物的热爱,而是以之作储蓄,期以升值,谋取厚利。这是拍卖会上一件文物或艺术品售价成倍攀升,直达不可理喻价码的原因。如果文物市场沦为富人牟取暴利(或富人当冤大头)的俱乐部,必将使文物收藏走向异化。

 

 

  现在人们见到某文物,首先探问的是“它值几十万(或几百万)?”至于其有怎样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非所计也。有时也讨论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也只是为了论证何以值几十万或几百万。总之,金钱成了主旨和归依。这是很可悲的倾向。

 

 

  总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今之“收藏热”。肯定其正面价值,抑制其负面效应。收藏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积淀与传承,不应演为发财致富的手段。金钱并非不重要,没有钱也无法收藏,但是,牟取暴利不应成为文物及艺术品收藏的终极目标。文化是一个过程,无论是我们自己创作的,还是被我们收藏的,过了我们的手,仅仅是文化进程中的环节。我们要做的是,在我这个环节中保存并张大文化信息,做到如实传承,在传承中有所创造。这是我对收藏的基本理解。收藏者要在自己这个传承链条上做得好一些,应当加深加宽人文底蕴。

 

 

  文、史、哲,特别是文史知识,历史与文学——当然这里的文学是广义的,包括艺术——否则就没有眼光去辨别、去了解藏品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此外,我认为收藏家应该注重交流,扩大自己的眼界。要在古今时间座标、中外空间座标交织中,确认文物价值,增进各种流派之间的互动,不能消极封闭,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