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徽州徽匠+“网红IP”故宫:徽州非遗与品牌文创的碰撞


分类: 行业前沿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05

  今年4月,“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在故宫永寿宫向海内外开放。以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基石,未来,徽派传统工艺将借助故宫的平台吸引世界的瞩目。

  在今天很多年轻人眼中,600岁的故宫俨然是个“网红”。文创产品热卖,文物修复师出镜,乃至“宫猫”遛弯,近年来,故宫借助年轻人的“朋友圈”,搭建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桥梁。
 
  在安徽人心中,千年徽州是个值得骄傲的地域符号,徽文化厚重,徽学精深,徽州传统工艺精妙。至今仍然活态传承的徽州传统工艺近年来逐渐走向前台,成为历史关照当下的载体。如何让徽州传统工艺多一些活泼、俏皮,让自己的脚步走向世界,让自己的面孔“高而不冷”?徽州传统工艺的非遗传承人回答:“我们向故宫学习来了! 
 
 
  故宫与安徽的情缘
 
  去年底,黄山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这是故宫首次在外建立工作站。自带“超级IP”光环的故宫选择合作伙伴,并非任性而为,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话说,就是“徽州文化和故宫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故宫里无论是古建筑还是文物藏品都有大量的徽州元素,是徽州工匠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
 
  故宫与安徽的“缘分”始于明代。安徽凤阳明中都皇故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发掘显示,所有的木构建筑“穷极侈丽”,所有的石构建筑“华丽奇巧”。明中都由于兴建和使用时间短暂,未能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特别是宫殿布局,却为后来改建南京都城宫殿和营建北京都城绘制了蓝图,制作了样板模式。比如其午门的整体形状呈“凹”字形。这种结构与南京明故宫、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几乎完全一致。除了“血缘”上的天然相近,故宫里的藏品也富含安徽元素。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介绍,文房四宝领域的藏品,大部分来自安徽;故宫对新安书画的珍藏量,更是达800多件。
 
 
  新的历史时期下,故事仍在延续——去年底,黄山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今年1月,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徽州)正式揭牌;2月,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入选2017年度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入选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3月,故宫博物院专家、研发团队赴黄山市开展调研考察,旨在积极发挥工作站平台作用;4月,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展出了黄山市20位非遗传承人精心创作的85件作品。此外,安徽美术馆将于明年正式开放,双方正在策划“让故宫的新安画派书画‘回家’”活动。 “回家”二字,道出了故宫与安徽的情缘由来已久。
 
 
  徽匠与文创的碰撞
 
  故宫首次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工作站,地方传统工艺首次以整体形象进驻故宫展示,非遗传承人首次进入故宫博物院的鲜见对外开放的库房内参观学习……徽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文说,他曾去过好几次故宫,但远不及这一次带给他的震撼来得大。当他们怀着虔诚敬畏之心,仔细欣赏这些精湛的艺术作品之时,对一位匠人来说,震撼的同时也是灵感的触发之时。
 
  4月10日,在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开幕的同时,“徽匠进故宫”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正式启动。在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框架下,故宫博物院为参展的2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实践性研修研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振兴传统工艺”,鼓励有文创经验与社会影响力的单位与地方开展合作,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案例。故宫博物院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科研学术资源,以及近年来文创工作的丰富经验,黄山则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非遗大师和传承人。
 
 
  对“徽匠”们来说,自踏进故宫之时,就预示着他们不仅要接受非遗保护浪潮的洗礼,还要接受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冲击,更要接受传统工艺服务于日常生活的理念。
 
  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方韶认为,砚雕发展不是一味传承,尤其没有必要一味摹古,千砚一面不值得炫耀,文物复制更不可取,技艺与技法都需要大力改进。传统歙砚论精品首先讲究的是“料子”好,即石料来自“老坑”,而在现代理念下,更注重砚台作品的丰富性、多样性与艺术性,工匠能否根据石料的特点顺势而为、因时而行,成为手艺高下的评判,石料是否来自“老坑”的话题反而退居其次了。
 
  以歙砚为例不难发现,材料珍稀度的下降缓和了产品的价格,而手艺与创意的高超又增添了产品的价值,这正是传统工艺产品走近大众的“正确打开方式”。单霁翔认为,徽匠精神集中体现在徽匠的创作实践中,体现在一个个赏心悦目的作品里。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结合人们的生活,开动脑筋,加大创新创意力度,找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作更多的实用性强、对话性强的作品,真正让作品走进大众生活,让传统工艺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发展中。
 
 
  文化品牌与非遗经济的融合
 
  人们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认知是仰视的,单霁翔认为,这几年,故宫博物院的探索“是在做一个金字塔结构”。首先用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吸引更多人群来关注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情感,有了情感连接就可以顺着金字塔一路向上,最终到达顶尖,也就是对传统文化深入的解读和了解。在此领域先期探索的故宫博物院,可谓收获颇丰。
 
  据了解,此次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结束后,展览地将作为销售安徽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窗口开放。而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文化部的试点工程,将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挖掘故宫文化、徽州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恢复、弘扬消失和退化的优秀工艺和元素,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不久前,故宫博物院专家、研发团队已赴黄山开展十二生肖木雕、故宫贡茶外包装设计工作。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介绍,通过举办展示展销等活动,深入研究当代生活需求,振兴徽派传统工艺,可推动徽州非遗经济的良性发展。从文化消费层面来说,也是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方式之一,“遴选优秀设计团队,聚合优秀手工艺人,故宫文化与徽州代表性传统技艺结合,帮助徽州传统工艺项目丰富创作、丰富品种体裁、解决工艺难题、拓展应用空间。 ”当然,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现代设计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将促进徽州文化这个“IP”成为知名品牌乃至国家品牌,对于推动我省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将产生促进作用。